二二八累到爆之北大武一日單攻
我有過二次造訪北大武山的經驗,頭一次和二位教會弟兄安排了二天一夜的行程,當時因為行前沒作功課,所以千辛萬苦地到達大武祠後,居然不曉得目的地-北大武山三角點就近在趾尺-而放棄。第二回,則是和弟兄德鎮陪一位愛攝影的朋友俊男上山拍照,那一次的行程規劃原就只打算到檜谷,並沒有攻頂的計劃。所以攻頂北大武一直是我未了的心願。
後來認識了重鈞這個年輕小伙子,在許多地方和我還蠻臭味相投的,例如一樣都有跑步的習慣,也對旅行以從事戶外活動很有興趣,所以在聽過我分享過自已幾次登山的經驗之後,重鈞就提議找一天到北大武單攻去。
一早摸黑出發,原本我以為同樣的路走過兩次,應該可以很順利的開車抵達登山口。沒想到在天色未明之際,還是錯過了幾個重要的轉彎點,迷路讓我們比預定時間晚了半小時到達。在登山口留下入山前的最後紀念照,我們二個就開開心心地踏上征途。
前面二公里路況非常好走,之後一直到3.8公里(一處展望良好的天然觀景平台)雖然稍有崎嶇,但還是很輕鬆地走過,沿路陸陸續續碰到一些下山的山友,不少人覺得以單攻來說,我們出發的太晚了點,不過這個時候我們興緻正好,也不覺得會有什麼不妥。
過了檜谷山莊之後,才開始此行中艱難的部份。接下來的路,大抵來說就是一路向上爬,過沒有多久,我就已經控制不了自已的嘴了,雖然不會咒罵,但是一直忍不住用Wa-Li_Lei來表達情緒。印象中過了檜谷山莊之後沒多久就該見著的神木也變得遙不可及。好不容易走到神木處,我們遇到最後一批非攻頂的山友,原來除了像我們這樣以攻頂為目標之外,也有一部份山友就是以檜谷或再稍往前些以神木為目標。大家寒暄一下,我們繼續上路。
在到達大武祠之前,我們巧遇登頂北大武五百多次的一位楊先生及他的同伴。聊天中發現原來我們有共同認識的朋友。楊先生也分享他所在的登山會出錢出力維護北大武這條路線上諸如安全網,簡易階梯等一些安全輔助設施,原來登山不只是在創造個人回記或是記錄,也可以衍申為更積極的社會服務及公益付出呢!
大武祠其實是日據時代所設立的記念碑,記載的是二戰時期徵召原住民參予太平洋戰爭的歷史。這麼多年下來,石刻的碑文早已班駁不清,另有碑文的日文原文及中譯文呈現在一旁的告示牌上可供大家閱覽。從旁邊的石階向上走,穿過當年日式神社的柱門,繼續通往北大武三角點。
我們在大武祠升火煮麵的時候,有另一位單攻的勇士揹著數位單眼上來。一問之下,才知道他竟然是從台北自已一個人開車下來單攻北大武,而且下山後就得立刻開車北返,真是堅持又耐操。談話中和他聊到彼此登山的種種故事和經驗,雖然互不相識,但共同的興趣讓我們有某種特別的熟悉感,請他留下他們網路相簿位址後,和他道別而去。
到底從太武祠到三角點有多遠,沿路碰到的山友有說三角點在9K處,也有人說是8.5K處的。但至少吃飽飯了的我們覺得應該再拼一下很快就到,結果事與願違,這段不算長的路走來還真累人。經過一番折騰後,終於看到三角點長得是什麼樣子。3090米的北大武山,我們終於完成攻頂任務了。
懷著喜悅的心情下山,己是強弩之末的我們,下山的路並不顥得輕鬆,感覺上沿路的里程版相當的非線性,有時很快就看到每隔五百米設立的里程牌,有時走到快不行,郤遲遲不見預期中的下一個標示點。通過檜谷山莊後沒多久,我們就必須戴上頭燈在夜色和濃霧中摸索著覓路而下。摸黑下山的這四公里雖然挑戰,但自已心裡反而比較看得開了,反正急也急不得,安全比較重要,就耐著性子慢慢走吧。經過了快三小時,從里程來看應該已經到了登山口,只是在濃霧掩蓋下,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出來出口所在。幸好有三位載送山友來爬山的先生今晚留在登山口過夜,我們往他們營燈的方向找去,才順利到達登山口,他們也很訝異居然會有人在黑夜裡下山,趕忙好心地邀請我們共享他們的薑母鴨,讓我們在瞬間彷彿從黑暗的苦牢重返天堂,感激啊!
此行的行程記錄:
0430接重鈞
0630停車出發
0720北大武登山口
0920平台(3.8K)
1030神木(5.4K)
1245大武祠(8K),午餐
1345用餐完畢,繼續上路
1500北大武三角點(海拔3090米,9K)
1545回到大武祠
2030回到登山口
全程包含由停車處到登山口的距離,來回共計24K,14個小時
留言